小談你想好了?”
“……想好了!”
“……小談,真不是我逼你!你身為HR工作人員,應該明白公司不是福利機構與公益組織,每一筆人力成本的付出都需要為公司帶來相應的價值。
也隻有這樣,公司纔可以保證運轉。
”
“我清楚,所以提交了這份報告!”
“可你在公司工作十多年,表現真的不錯,我也感覺很可惜!你能不能再想想辦法應對家裡養老情況的變化,爭取協調一下,能在不影響工作的基礎上承擔照料長輩的責任?這份報告,我先放放,給你一週的時間。
”
“不用了,總監,謝謝你!兩重養老的壓力,以我對崗位工作的喜歡,若我個人可以協調,我早就協調了。
現在,除非三頭六臂還有分身術,不然,冇辦法化解!謝謝您與公司給予的信任與支援……”---“詠蘭大姐,你不要著急,你家裡這些難事啊,區裡與街道有幫助的辦法!等我下午開好會,就到醫院來看望老任叔與你家培祥阿哥,瞭解詳細情況,然後看怎麼應對。
你呢,先安心照顧好愛人,保證自己的血壓不要波動!”
“可我姆媽在家鬨情緒,我是兩頭忙不過來,兩頭不放心啊!”
“嗬嗬,巧了,我們街道的老齡辦剛剛組織過骨乾誌願者專項交流活動,組織大家一起探討社區為老服務,要進一步從居民自治、互助的角度,促進社區為老服務的公益行動。
會上有優秀誌願者做經驗分享,其中一位是心理谘詢師,一位是退休醫生,還有幾位有老人生活照看經驗。
我現在聯絡街道,看能否請他們幫忙,上門為雪珍阿姨做做情緒疏導。
我呢,也安排自己小區的誌願者再幫忙白天照看雪珍阿姨幾天。
”
“老是麻煩大家,耽擱大家的時間,我真不好意思!”
“不要客氣,我們為老服務也不是一直讓誌願者頂在前頭的,有其他專業服務渠道與方法,晚點和你詳細講講,看怎麼落實。
”
“啊喲,謝謝,真是謝謝你們啊!”
幸虧詠蘭在爛泥渡曾在居委會幫過忙,四處缺援的窘況與情急中,她再次想到聯絡居委會求助。
可撥打電話時,她心裡冇有抱太大的期望,反而相當忐忑與不安——她們家一次次給居委會與誌願者添麻煩,人家不會嫌棄與厭煩吧?廖遠英正忙著整理參會材料,聽到情況後,過來接了電話,溫聲安慰,並當即表示,有助困化難的辦法。
詠蘭聽著又喜又憂,喜的是:眼前幾天的困難可以由誌願者幫忙化解,憂的是:不知怎麼報答人家,她愛人培祥康複與父母高齡養老的難題不是短期能解決的,不可能一直打擾居委會與誌願者……病床上,可以進行清淡飲食、正用吸管啜飲果汁的談培祥見妻子憂心忡忡的模樣,想支身安慰,右腿卻不聽使喚,急得他直捶自己的大腿:“我這身體怎麼這樣不爭氣!真是,給家裡添亂!”
“爸,您不要這樣!不能這樣!醫生講了您不能激動的!”
心事重重的念申從門外帶著水果進來,看見父母情急的樣子,撲過來,緊緊按住父親的手,“我向公司遞交辭職信了,我先回家裡好好照顧爸爸您康複,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念申,這怎麼可以啊?!小季曉得嗎?你與他商量過嗎?”
詠蘭驚聽訊息,眼淚與愧疚頓時決了堤!“我辭職之前,打電話問他有冇有辦法回來幫忙,他支支吾吾,隻說養母那裡走不開!公司的工作積了一堆!”
結婚十餘年,念申從來冇對季存如此灰心過!想到一早與丈夫微信聯絡,季存在電話那頭透露出的煩躁,以及對分擔家庭壓力的不肯應承,她心中更加委屈!而上午,念申被人力總監談話時,受到了嚴厲批評。
身為公司員工,她知道以現在的家庭情況,反覆多次請假的確會耽誤工作,是一般企業不能容忍的,也相當愧疚與不安。
家中突如其來的養老壓力,就像颱風天的暴風、急雨與狂浪,一重重地撲擊過來,撲打得她根本來不及更多地思考應對措施。
既然指望不上愛人的幫助,那隻有她自己破釜沉舟,先照料父親康複,保證母親不出問題再說!因此,念申在午飯時整理了手中的工作,然後寫好辭職報告,遞交給了人力資源總監。
“培祥、念申,是我對不起你們!都是我不好!都怪我,怪我啊!”
詠蘭想阻止女兒的犧牲,卻又不知如何應對家裡的變化,隻能摟著女兒,淚如雨下。
談培祥難過地撫摸著妻子懷中女兒的頭髮,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手肘壓到了女兒落在一旁的手機上,不自覺中接通了季存此時撥打的來電。
季存隻聽到手機中壓抑的哭聲,妻子在拚命安慰父母:“不要緊,不要緊的!我現在辭職,可我有工作經驗,等爸身體好起來,我還可以出去應聘的!”
妻子,被逼到辭職了?季存勉強硬撐的心,頓時也垮塌了一半!念申怎麼不與他商量?是他難得煩躁的心情,溝通不到位,導致她不信任自己了嗎?她有冇有想過兩人還揹負著購買新房的房貸?有冇有想過迪迪考進重點高中後,很可能需要課程的補習?他這邊生母與養父母的贍養壓力日重,她的辭職,可能會讓家裡的經濟壓力倍增?可他能指責念申嗎?妻子辛苦、為難時,他因為自己父母的壓力,冇辦法幫她分擔。
就算他回去了,隻怕也解決不了多少問題!那他有理由阻止念申辭職嗎?季存的心,從未有過地抽疼!他憐惜妻子的犧牲,也有些埋怨妻子做出的決定,可麵對兩邊家庭因為老人贍養的一重重變化,他早已不知如何應對了!---“遠英啊,你剛剛說到任家的養老難題,在我們街道、新區還有整個市裡,都不是個彆現象!”
“是啊,小廖講的這類問題,通過誌願者互助化解是一種幫襯的方式,但並不能完全解決,更不是長遠的辦法!”
“是啊,我們小區也有十多戶人家遇到這種問題!”
“我們小區兩代養老的難題也出現不少!有責任心的小輩忙得頭頭轉(團團轉),筋疲力儘,哭都哭不出來!冇責任心的小輩嘛,又撂了老人不問不聞,還不停地往我們居委會推責任!”
“我們小區也是,前兩天,兩個高齡老人跑到辦公室,哭了一個多鐘頭!他們說兒子病倒在醫院,媳婦又生重病,孫子要上班,顧不過來,問我們怎麼辦?我們是安排了誌願者去幫忙,可一戶戶人家光靠誌願者這樣無償村出,不來塞的呀!”
“是啊,一來:誌願者人手不夠!二一個:誌願者也會累,那麼多有養老困難的人家都要求幫助,幫不過來的!”
……創新基層為老服務的專項會議後,街道的兩位負責人聽了廖遠英彙報任家的情況以及懇請支援的事項。
十幾位見狀、自發留下的小區支部負責人也七嘴八舌提出了類似困擾居民生活的問題。
見各小區負責人帶著不同的為難與愁意,街道黨工委負責人殷潛笑道:“社會老齡化加重,這些問題是難免的,肯定會先後浮出來!如何應對,我們國家早已開始考慮,並帶著市、區在應對這重變化,積極設想與采取應對措施!你們身為小區自治隊伍的牽頭人,可不能這樣消極啊,不然,這場長期戰役可冇辦法打!”
“是啊!”
分管老齡工作的另一位街道負責人張明點頭,“新區開發開放這二十幾年中,經濟、文化發展迅猛,可與其他區一樣,隨著居民人數的提高與住戶的集中,人口老齡化也在不斷加劇,導致越來越繁雜的養老難題。
所以新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按照市裡的工作部署致力推動養老服務的創新發展,要帶領我們不斷深化服務理念,創新為老服務形式,爭取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細緻的服務,保證晚年生活的幸福、和諧!”
“這工作有價值,可工作量與工作難度隻怕不小!”
廖遠英聽著,由心感歎,“推動養老服務發展,光憑我們一腔熱心,隻怕力度達不夠!我們基層社區的服務資源實在太有限了!”
作為一名資深社區工作者,她早在電視、報刊的新聞中看到發展、推動養老服務的各種資訊,對社會老齡化與相關難題的浮現和解決已有心裡準備。
可當小區住戶各種養老難題浮出,包括任家此次遭遇的困難出現時,她還是感到了不小的壓力!雖然口裡安慰著任詠蘭,帶領誌願者做著各種幫襯與支援的工作,可小區那麼多戶人家,不同的養老難題集中在一起,如何有效化解,她心裡還真冇底!